金剛石刀頭是現階段比較高效快捷的石材切割東西,所以得到了大范圍的使用,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應該怎樣挑選金剛石刀頭,今日,我們來說說金剛石刀頭的質量檢驗辦法。
1.尺度
金剛石刀頭尺度反映了燒結工藝的好壞,精確計算好加量之后,在正確燒結工藝條件下,刀頭尺度允許有0.1mm的偏差,否則就有問題,一般狀況是尺度偏大,其原因是:粉料氧化嚴峻,在規定的溫度和壓力下,仍壓不到位;溫度不行,合金化未形成,在施加壓力下也杯水車薪;保壓冷卻時間不行,過早卸模,刀頭未定型時有回彈現象;加料量過大;模具太舊尺度偏大。刀頭尺度大闡明密度不行,使結合劑對金剛石的把握才能大大下降,刀頭顯得尖利,但壽命大大削減。
2.硬度
硬度是反映金剛石刀頭質量歸納要素的指標之一。它闡明刀頭生產過程中的金屬粉質量、配方、工藝過程等方面的內容,無法直接表明刀頭的切削才能。在配方、燒結工藝確定的條件下,硬度在一定范圍內,低于或高于這個范圍,都闡明刀頭質量欠好。
硬度過低:表明金屬粘結劑質量欠好,一般狀況下,有一種或幾種金屬粉氧化,硬度低于50HRB時闡明氧化十分嚴峻,所得刀頭尖利度好,但壽命嚴峻不足。金屬粉量太少,稱料不精確,燒結時升溫速度過快,引起部分過熱而跑料,或使用太舊的石墨模具等,都會形成硬度過低。
硬度過高:在原工藝條件不變的狀況下,硬度過高一般表明稱料錯誤或添加量過大,部分溫度過高也會形成硬度過高。硬度過高時,胎體不易磨損,金剛石出刃困難,刀頭會變得很鈍。
硬度不均勻:硬度不均勻是裝模工操作不良引起,保溫保壓時間過短或保壓冷卻時間太短也會形成硬度不均勻。
3.密度和質量
將金剛石刀頭的實踐重量除以刀頭的實踐體積,所得到的是刀頭的全體密度。密度的檢驗相當重要,特別是在沒有硬度計的狀況下,密度大小反映了刀頭的功能。zui低密度計算如下:zui低密度=刀頭加料總重量刀頭標準體積X95%。重量不行原因主要是加熱速度過快,引起“跑料”。